佛教起源于古印度,公元前6世纪以前,距今约2500-2600多年,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·悉达多,是古代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王子,作为王子娶妻生子之后,有一天在城中行走,于一日之中见到了生老病死:婴儿、老者、大病者和尸体,生出了修行的念头,于是四处求法、苦行,最后在菩提树下静坐七日(也有记载说49日)而大彻大悟。
佛教自创立以来与婆罗门教艰涩的教义相比,释迦牟尼的说法不立文字,简单易懂,且他一向主张众生平等,对于女性和奴隶也一视同仁,因此,佛教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欢迎,总的说来,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,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原始佛教时期、部派佛教时期、大乘佛教时期、密宗佛教时期。
佛教否定宿命论,认为人有命运,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,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,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,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,坏的命运可以接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,好的命运如果不知道善加维护特会失却堕落。
《中论》说:“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”。又说:“未曾有一法,不从因缘生,是故一切法,无不是空者。”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既然是众缘所生,就是无自性的,就是空的。佛教认为,因缘不具备的时候,事物就消失了,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“空”。
因者是主要的条件,缘者是辅助的条件,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,就没有事物的存在。因此,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,当因缘具备的时候,事物就存在;因缘不具备的时候,事物就消失。
佛教认为人身难得,众生在无量劫的轮回中,获得人身的机会如“盲龟值木”,极为难得,对修学佛法来说,人身无八无暇、有十圆满,是学习佛法最好的善缘条件。无论我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,追求世间的幸福生活,还是修学佛法,追求出世间的解脱利益,都要依靠这极为难得的宝贵人身。
末日传言没有任何佛教经典依据,佛教是给人信心、给人希望、给人欢喜的宗教,佛教徒不应该轻易相信和传播nba官方买球app:末日的说法,佛教宣称每天都是好日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