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拳的修炼强调内外兼修,武式太极拳的内外兼修的具体表现就是“内外相合”:内是充盈于身体内的内功,外是指身体的四肢躯干,运动时以内动带动外形,达到内外合一,才符合武式太极拳“内外相合”之要求,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“内外相合”的内涵吧。
太极拳在运动时要求做到“内三合与外三合”相互协调。“内三合”是神与意合、意与气合、气与力合。都是以体内而言。武式太极拳除开、合、隐、现,使周身骨节和肌肉群进行开展、收缩运动外,还结合开呼,合吸,使横膈膜升降,起到上承下压的作用,促使胸、腹、腑亦随着蠕动,这样即形成了周身骨节、肌肉群、五脏六腑的“一动无有不动:一静无有不静”的协调运作。神意气的谐和,能使机体的内在功能系统逐渐同化,产生中和之气,周身各个部都得到锻炼,精力充沛,动作灵敏。拳论讲,“精神;能提得起,则无迟重之虞”,“神为主帅,身为躯使”。意是心。神发出的指令,是大脑产生的本能,意可调动周身的运动。拳论讲“意动身随”,神与意是密切相连的,有心神之令,才有意动,只精神无意念,既无有方向,必致散漫,只意念无精神,神不能内固,气必散乱。所以,神与意要合。在神的统帅下,具体行功中,太极拳要求处处意念在先,每一动都要有意念来支配,意是无形的想象力,不可能产生功能,需要用气来引导,气是人生的生命之源,无气,人就无法生存,而太极拳是以神意引导修炼产生的中和之气,使之运行转动,每一动作意到气到,以气运身,可使周身舒通灵活。气与力合产生内力,此力与身体固有拙力和僵劲不同,太极之内劲是以神意引导,收敛入骨,气随意运,毫无阻滞,行功时即可“意到、气到、劲到”,此劲如百炼钢,无坚不摧。
“外三合”是指身体的四肢躯干,即手与足合,肘与膝合,肩与胯合。手与足在运动时要上下相随,要相吸相系,足到手到。两手的阴阳开合与两足的外摆内扣向结合,是完成沉肘与裹裆身法的前提,在技击中肘膝至关重要。肩与胯的相合,是保持身体中正、不偏、不前俯后仰的关键,肩与胯要有相系之意,运作时要以胯带肩上下齐动,其运用乃以腰为主宰,上中下三节相适应,四肢的根、中、梢三大关节又要做到交叉神经脉络的组合,这样在技法上又是完成左顾右盼及复合劲变化的组合。“肩与胯合”,在身体转换时上肢根节的肩井穴与下肢根节的环跳穴左右交叉相合;“肘与膝合”是上肢中节的曲池穴与下肢中节的阳陵泉穴交叉相台;“手与足合”是上肢梢节的劳宫穴与下肢梢节的涌泉穴左右交叉相合,只有这样方可达到身体的整体性,及上下肢的相合度,构成手足圈、肘膝圈、肩胯圈的三道防线,使对方难于进攻。正如拳论所讲“上下相随人难进”。外三合既是产生体内意气运行的外在基础和条件,又是形成周身一家的结构基础,也是内劲形成的重要组合。所以,在太极拳的修炼中桩功,走架的重要目的,即是使肌体逐渐自然地符合内外三合的要求,使内外三合协同一致,这样无论在健身上与技击上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。内外三合实为表里,不能偏废,所以要内炼神意,外练肢体,内外兼修,才可达到内外合一。
首先应从身体整体的运动上去要求。王宗岳太极拳论讲,“一动无有不动,一静无有不静”;武禹襄拳论中讲,“虚实宜分清楚,一处自有一处虚实,处处总此一虚实,周身节节贯串,勿令丝毫间断”。李亦畲拳论中讲,“一身之劲练成一家,分清虚实,发劲要有根源,劲起于脚根,主于腰间,形于手指,发于脊背”等等,这些先哲的名言要旨均指在习练时,每一动,全身内外各部位都在动,而不是局部肢体运动,周身肢体系统协同运作,就会产生形整劲力的效果。
在整体的运作上,必须认识到身体的松柔与劲整两者的相对关系。松柔并不是松懈,而是指肌肉、关节和情绪上的放松,这样可使气血周流无滞,促进血液循环,加强肢体的弹性,故而起到防病治病,增进健康的作用;在技术上,由于肌体处于松柔状态,能增加皮肤的感觉灵敏度,在运作上能发挥出高度的顺遂和圆活性及其支撑力,这样更有利于做到肌体内的意气松沉,意气的松沉是完成走化、蓄劲、沾制的必要条件,在周身任何一处受力时,皆可通过瞬间的阴阳、松沉、调整,使意气通达至足,配合肢体的协调运作,即可实现走蓄、沾制功法的完成,同时又加强了下盘桩基的稳固,使意气沉于脚下,达到劲从脚根起,这即是大周天及意气圈的形成。松不是目的,松是为了更好地使身体内外协调运作,产生整体效应。劲整,在太极拳技击中才能发挥出能量,它来源于内外三合的修炼。内三合是神、意、气的协调配合,是产生内在中和之气的基础;外三合是产生劲整的外在结构基础,通过修炼,当内在中和之气能支配外在形体结构,内外能协同运作时,产生形整效应,实现了劲整。太极拳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用力方法,是通过身体内外协调运作,各部节节贯穿,发出的无限量之功力,而不是局部运动所能获得的,所以要做到劲整及内劲的“浑圆一体,周身一家”。
太极拳功效主要是实现养生与技击两个方面,而养生则是太极拳修炼的功用之本,追求养生功效,要做到内固精神,外示安逸,培养内气,运化于周身,实现炼精化气,炼气化神,炼神还虚,返本还原,循环无端。太极拳的形体修炼包括外形与内形,外形是形体的框架,内形是形体的身法要求,包括含胸、拔背、松肩、沉肘、提顶、吊裆、腾挪、闪战、裹裆、护臀、气沉丹田、尾间正中、虚实分清等十三条要求。
身法是太极拳内涵的重要组合,由于形体是完成身法的外在基础,神意是身法之内涵。所以,形显于外,神藏于内,十三条身法相辅相成,互相影响,互相渗透,对习练者至关重要。如能做到尾闾正中,便能够“立如秤准、活似车轮”,全身轻松自如,支撑八面,又是做到身体松沉的关键。具体做法是:腰胯放松,使尾骨根前送,内意托起小腹,使脐轮内敛,臀部向前内敛,会阴内收,使裆吊起,腰胯松沉,两股增力,下盘稳固,命门后撑,打开“玉枕关”,接通任督二脉,提擎周身,神贯于顶,使意气上下通达,使体内功能系统达至中和,产生中和之气,进而支配形体的运作,使内外达到协调,即内外相合。形体是内涵得以显现的场所,拳架及身法做的正确,人体气机运行才有顺畅的通道,才能产生内在的中和之气,才能给形体修炼赋予活的灵魂。
太极拳又可称为圆的运动,每一动作都是在神意指导下,意气作运转旋绕的轨迹,是以内带外缠绕绞转,是在无数大小螺旋式的变换运作中,进退曲伸,形成圆形运动。运动中又分外旋与内旋,武式太极拳中称外旋为开,内旋为合。在气的配合上,开为呼气,合为吸气。太极拳在运作中之圆,又可随时转变为直线,这是曲直两者的矛盾统一,正如拳论讲“曲中求直,蓄而后发”。太极拳的阴阳、虚实、转换及开合、蓄发等,都与圆的运作分不开,所以过去老前辈在功法传授上有“划圈”之说。在习练时必需先把圈划圆,处处以圆为前提,首先从外圆开始,应在外三合的基础上求肢体外形之圆。划圈的幅度要大些,日久,再使圈逐渐收小。正如拳论中讲,“先求开展,后求紧凑”,先使肢体运作之圆来配合内三合意气圈的形成,使精神意气随着外部肢体之动来形成圆的运动,在体内意气的运转与外部肢体的划圈相协调后,逐渐达到得心应手内外相应的程度,即可产生中和之气,达到以心行气,以气运身的境界。
劲圈的形成,在技击中不易犯丢顶、凸凹、缺陷、断续之病,在运动中能做到边化边打,边打边化的作用,达到阴阳相济,可使对方之来劲,成为我动作弧线上的切线,使对方之劲随着我的接力点而失去自身的平衡和稳定,达到引进落空,借力打人之目的。当内在的中和之气能支配外在肢体结构,即中和之气与肢体系统的协同运作相谐时,完全实现了以内动带动外形及“内外相合”之要求,到此地步,实现身随意动,意动身随,变化自如,做到一片神行无形无迹,一举一动自然已达到全身浑圆一体的境界。内外劲圈的形成,在健身上使神形相依,神意内敛,实现“督生任降”,周身舒畅,内固精神,外示安逸,腹内鼓荡,无内无外,自然使身体置于阴阳平衡状态,真正做到得其理(精气神)促其表(筋骨皮),达到提高生理机能的潜力,使神经、骨骼、肌肉发挥出巨大的潜能,最终达到强身健体、防病医身的目的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