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14 00:03:37 标签:
《藏海传》大结局,藏海功成身退,按理说,新帝应该敲锣打鼓地欢送这位功臣才对,可结局却让人咂摸出点不对味儿来,新帝那句“致仕还乡”后如释重负的叹息,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小九九?
藏海,那可是个狠角色!帮着新帝铲除了“第三者”赵秉文,马不停蹄地回京复命。新帝一上来就是一通看似夸奖实则试探的话,什么“博学多识,工于营造,更有治世之才”,明眼人一听就知道,这是在打探藏海的底细,摸清他的立场和野心。藏海之前可是深受老皇帝喜爱,又在朝堂上展露出过人的智慧和手段,新帝心里能不犯嘀咕吗?
藏海也不是吃素的,一听这话,立马谦虚回应:“陛下过奖了,臣出身布衣,不过是略懂些雕虫小技。”这话说的,既表达了对新帝的尊重,又巧妙地提到了先帝,暗示自己忠诚本分,没想过要威胁新帝的统治。这话说得滴水不漏,给自己留足了后路。
新帝也不是省油的灯,似笑非笑地敲着棋盘边缘,来了句:“朕可是听说你深受先帝喜爱。”紧接着,侍从就搬出了先帝的遗物——木雕。新帝一边观察藏海的神色,一边拿起一只木鹿,看似漫不经心地问:“这些…都是什么?”“回陛下!这些都是先帝之前做的,刚收拾出来。”
这场景,像不像职场上领导突然问你对前任领导的看法?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!新帝这招,够阴!
“藏海,你说朕该怎么处置这些东西?”新帝看似随意的一问,实则暗藏玄机。藏海要是说得不好,轻则让新帝觉得他恋旧,重则怀疑他对先帝忠心耿耿,对自己阳奉阴违。
藏海的回答也是绝了:“宫里的一切,都听凭陛下处置!”这话,直接把决定权交给了新帝,表明自己绝对服从新帝的权威,也避免了因为对先帝遗物表态不当而惹祸上身。这情商,简直绝了!
可新帝还不罢休,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:“先帝生前喜好木工,既是心爱之物,拿到先帝陵前烧了吧!”这话说得,表面上是处置先帝遗物,实际上是在敲打藏海:你已经是老皇帝的人了,我怎么敢放心用你?
这帝王心术,玩得真溜!
紧接着,新帝又话锋一转:“你替朕铲除了奸佞,可想要什么奖赏?”这又是典型的帝王权术,先打一棒子,再给个甜枣。
藏海也不是贪恋权位的人,直接说:“请陛下对前任钦天监监正蒯铎,被赵秉文所害之事,昭告天下!”这要求,既没给自己捞好处,又显得自己忠义,还顺便替老同事报了仇,简直一箭三雕!
新帝终于图穷匕见,表示自己初登基正是用人之际,想重用藏海,让他重回内阁。这才是新帝真正的目的!
可藏海呢?直接一句:“致仕还乡!”
新帝听了,这才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。
这新帝的“如释重负”,可不是空穴来风。
是忌惮。藏海这人在京城短短一年,就把武将之首平津侯庄卢隐、御前公公曹静贤,还有内阁两任首辅石一平和赵秉文等重要人物都给扳倒了。更别提,东夏女王和大雍先皇帝的死,都跟他脱不了干系。新帝看着藏海这权谋手段和影响力,心里能不害怕吗?这简直就是个定时炸弹,留在身边指不定哪天就爆炸了。
你想想,谁愿意身边睡着这么一号人物?搁谁都得提心吊胆。
是旧事。太后下葬的时候,藏海提议让临淄王守边疆别回来,可新帝是临淄王世子啊!这摆明了就是不给新帝面子,甚至可以说是对临淄王一脉的打压。新帝心里能没疙瘩吗?
就是癸玺。新帝心里明白,所有纷争都是因为癸玺而起。虽然他没明说,但也是不想再因为这玩意儿惹祸上身,再跟藏海有任何瓜葛。他现在只想赶紧把藏海这尊大神送走,免得自己再次成为“傀儡”,再启用类似赵秉文那样的大臣来挟制自己。
说起来,这赵秉文本来就是太后和临淄王一派的人,新帝是临淄王世子,赵秉文帮着临淄王世子登上皇位,在新帝登基过程中可是出了大力气的。赵秉文在朝堂上也是一路高升,从一个从五品的小官员,十年间就爬到了内阁次辅的位置,背后有太后和临淄王撑腰。
可赵秉文这人,野心太大,妄图利用癸玺控制冬夏,独霸天下,扶持新帝也是想借此掌握朝政,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。要真让他得逞了,新帝肯定就成了个傀儡皇帝。
好在,赵秉文的野心最终还是落空了,庄之行联合藏海杀掉了赵秉文,之后被新帝召回京中封爵,这也说明新帝对清除赵秉文势力是默许甚至支持的。这样一来,新帝才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赵秉文的操控,从而稳固了自己的皇位。
这盘棋局,表面上是棋艺切磋,实际上是权力交锋。新帝言语试探藏海,想摸清他的立场和野心,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;藏海凭借谨慎和智慧,巧妙周旋,最终以辞官表明自己无意权力争斗,只想远离朝堂纷争。
藏海每一次精准的回应,都是对权力和人心的精准拿捏。他深知伴君如伴虎,功高震主,不如归去。
人呐,有时候活得太明白,反而更累。但藏海这步棋,走得真是漂亮!
有些人,注定是故事里的主角,他们的智慧和选择,总能让人回味无穷。
51区未解之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、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51区未解之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4095045号-68